新闻动态

IPO失利,并购“自救”,爱柯迪这步棋,究竟是妙手还是险招?

发布日期:2025-02-05 05:13    点击次数:114

2025年初,寒意依然笼罩着资本市场。

一级市场的喧嚣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并购重组的暗流涌动。

1月15日晚,汽配龙头爱柯迪一纸并购预案,将“拟IPO”企业卓尔博(宁波)精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揽入怀中”。

这起看似简单的并购案,实则折射出当前资本市场、产业格局以及企业战略选择的复杂逻辑。

“上市梦碎”:卓尔博的“曲线救国”之路

卓尔博,这家专注于汽车微特电机精密零部件的企业,一度将IPO视为企业发展的里程碑。

2023年8月,其在宁波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登记,辅导券商选定国金证券,一切似乎都在朝着上市的方向稳步推进。然而,仅仅几个月后,卓尔博却选择了放弃IPO,转投爱柯迪的怀抱。

为何昔日雄心勃勃的“准上市公司”会选择“急转弯”? 答案或许就藏在当前资本市场的寒风之中。

一方面,IPO审核趋严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在业绩持续性、盈利能力、科创属性等方面,都面临着更为严苛的审查。另一方面,二级市场的低迷也让企业对上市后的估值产生担忧。与其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苦苦等待,不如选择被并购,早日锁定收益。

卓尔博的案例,并非个例。近年来,IPO“失速”现象在各行各业都屡见不鲜,一些原本寄希望于上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并购重组。这背后,既有外部市场环境的无奈,也有企业自身战略选择的考量。

爱柯迪的“狼性扩张”:新能源浪潮下的战略布局

相比于卓尔博的“无奈”,爱柯迪的并购行为更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略布局。

爱柯迪,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供应商,在过去的几年中,经历了一段“过山车”式的发展历程。2017年至2021年,其扣非净利润连续四年负增长,似乎陷入了增长的瓶颈。但自2022年起,公司业绩突然爆发,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高达157%和45%,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爱柯迪的“咸鱼翻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其在2024年半年报中明确指出,新能源业务已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公司紧抓汽车轻量化、节能环保、电动化等趋势,与全球多家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此次并购卓尔博,爱柯迪显然有着更为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首先,卓尔博在微特电机精密零部件领域的优势,能够与爱柯迪在压铸件领域的优势形成互补,进一步拓展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布局。其次,通过并购,爱柯迪能够快速获取卓尔博的客户资源和技术积累,降低自身研发成本和市场拓展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爱柯迪希望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提升自身的整体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

协同效应:不仅仅是“1+1=2”

爱柯迪在并购预案中提到,本次交易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绝不仅仅是简单的“1+1=2”。

从产品角度来看,爱柯迪的压铸件和卓尔博的微特电机零部件,都属于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通过并购,爱柯迪可以实现对零部件供应链的垂直整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从产业资源来看,爱柯迪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而卓尔博在微特电机领域则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通过整合双方的资源,可以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扩大市场份额。

从技术研发角度来看,爱柯迪可以借助卓尔博的技术积累,加速自身在微特电机领域的布局,从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更大的优势。同时,卓尔博也可以借助爱柯迪的资金和平台优势,加速自身技术的迭代和升级。

从管理运营角度来看,通过并购,爱柯迪可以将自身的管理经验和运营模式复制到卓尔博,提升其管理效率和运营水平。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局:并购成为新常态

爱柯迪并购卓尔博的案例,只是当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并购潮的一个缩影。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火爆,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应对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竞争力,并购重组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常态。

一方面,一些大型零部件供应商通过并购,加速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扩大规模效应,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另一方面,一些细分领域的零部件供应商,通过被并购的方式,实现资源整合,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将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格局,那些具有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的企业,将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那些缺乏竞争力,或者跟不上市场变化的企业,则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资本市场的新风向:并购重组能否成为“解药”?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并购重组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一方面,IPO市场的收紧,让部分企业不得不放弃上市的计划,转而寻求被并购。另一方面,二级市场的低迷,也让并购重组成为投资者眼中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通过并购可以快速扩大规模,提升盈利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估值。而对于被并购的企业而言,通过并购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平台,实现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并购重组并非万能的“解药”。并购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双方能否实现资源整合、协同效应。如果并购只是简单的“1+1”,而无法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只是“两败俱伤”。

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并购需要慎之又慎,不能盲目扩张,而是应该选择那些具有发展潜力、能够与自身形成协同效应的目标企业。对于被并购的企业而言,也应该选择那些能够帮助自身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而不是为了被并购而并购。

风云变幻,谁将笑到最后?

爱柯迪并购卓尔博,只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并购潮中的一朵浪花。

在这场并购浪潮中,谁能够笑到最后?或许现在还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能够紧跟市场变化、具有技术优势、善于资源整合的企业,将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而那些固守传统、缺乏创新、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则将会在时代的洪流中被淘汰。

在风云变幻的汽车产业中,变化才是永恒的主题。只有那些能够拥抱变化,积极进取的企业,才能够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中,获得更大的发展。